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寻多彩乡村,感悟先烈英雄事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9日 字体大小:

(通讯员 杨媚)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其内容博大精深。为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7月16日,老师带领学生们来到了“景客凌公祠”——女红学堂,欣赏旗袍,体验中国传统女红文化,感受民国时期服饰的韵味。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旗袍的设计带有东方式的象征风格,如同东方女子温顺文雅的品质。旗袍简约而又凝练的设计,紧身的裁剪将东方女性的柔美曲线凸现出来,这正是旗袍的魅力所在。

旗袍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旗袍中盘花扣的编制,镶滚边的精作,都是中国服饰的独特创举。盘花扣是古老的“中国结”的一种,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这种绳结就已经出现,慢慢地演变成一种民间手工艺,延传至今,在服饰上的应用,凝结了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潜能,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数年前,女红学堂裁缝麦子和母亲一起来到广州长洲岛深井古村定居。她的外祖父是岛上黄埔军校第十七期学员,母女二人寻踪觅迹追忆祖辈。在长洲岛她们用了四年建立了“埔衣坊女红学堂”,旨在免费教授人们学习民国便装的缝制工艺。

“景客凌公祠”百年间从家族公祠到校舍用地,再到如今的女红学堂,已然成为了深井多彩乡村文化建设转型的前沿阵地。

“景客凌祠堂”在设计初始用料严格,雕工精细,是深井村上乘的祠堂建筑之一,其建造者凌福彭于光绪己未年与康有为同榜进士,官至直隶布政使,女儿凌淑华民国才女,是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民国“文坛三才女”之一 。

麦子继承了母亲的女红手艺,母女创建了“埔衣坊女红学堂”开设了女红公益课程,教人们制作中正舒适的民国便装。通过开设这样的公益课程,她们希望能让更多的女性步入女红之门,让她们能够亲自为家人做民国便装。通过她们的传播,持续影响到更多的身边人群,从而使其孩子们能留下母亲为自己亲手做衣服的记忆,女红是母亲的艺术,也是“爱”的艺术。母女希望通过开设女红学堂这种形式让中国传统的女红手艺流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传承它,回归最质朴的家庭情感。

可以说,旗袍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民族化的象征,一种独特的民族魅力、文化内涵体现在其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优秀、高尚的民族,中国是光荣伟大的国家。从而由衷地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化解存在于一些人的民族自卑心理,使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